长城网承德讯(记者黄云霞 通讯员韩春明)谷雨之后,塞外丰宁进入了真正的春天,放眼望去桃花、杏花、梨花争相怒放,土城镇张百万村的护林员和公益岗也早已忙碌起来,他们轮班在村里的小公园里翻耕、平整土地,为即将开始的栽花种草,补植树木做着准备。
“多亏了张书记,要不现在我还在原来的破房子里受穷呢。”正在忙碌的村民宋贵福说。
宋贵福口中的张书记正是张百万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士东。
“头雁”回飞,担重任
张百万村位于丰宁县城北部,2012年的时候,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406户1232人,其中贫困户达一半以上,如何摆脱困境,是张百万村的一大难题。
“说实话,上任第一天我看了‘家底’,发现村里真是穷,村部破烂不堪不说,还欠了20几万元的外债。我的任务很重啊。”当跟记者说起初上任时的艰难,张士东的语速明显慢了下来,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难色。对当年的他来说,那确实是一场硬仗。
1971年出生的张士东在当地人眼里是个能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北京发展,2000年回来搞工程事业做的风生水起,2012年,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张士东竞选村主任,高票当选。2015年,张士东改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头雁”领飞,建家园
由于没有进行过系统治理,张百万村村庄面貌破旧,随处可见断壁残垣,村子里到处是垃圾和散撒放牧的牲畜粪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街道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苦不堪言。张士东十分明白,如果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得不到改善,他这头三脚也就踢不出去了。
“当初我爸没少骂我,说我专挑自家人欺负。”拆除临建,困难重重,张士东选择从自家人“下手”,招来了家人的埋怨。
张士东顶着各种压力,对村子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利用拆除的空地拉直街道、规划公园,并筹措资金对小街小巷进行硬化。经过初步的整理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可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村民宅基地短缺,老少三代同住一个院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村民对此是牢骚满腹,为此张士东提议,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在主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平房22所,楼房14所。
张百万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张士东供图
随后,张士东一鼓作气,抓住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机会,借助生态移民建房经验,对距离主村均在2.5公里以上,自然条件恶劣,人畜饮水困难,居住条件差,出行困难的张贵庭沟、杨树沟、二道沟3个自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现在说起来惭愧,当初我极力反对搬迁,多亏书记没有放弃我,多次做我的思想工作,看着现在宽敞的大房子,真恨自己当初犯浑不配合工作。”宋贵福说。
记者了解到,宋贵福原来居住在距主村3公里的二道沟居民组,居住条件恶劣。可宋贵福考虑到儿子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缺钱,自己的责任田都在沟里搬出去耕作不方便等原因拒绝搬迁,张士东多次到老人家家访,做思想工作,最终宋桂福才在搬迁协议上签了字。
如今老人和儿子在主村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儿子在主村开了一个饭店每年有10几万的收入,自己也被村里聘为公益岗,每年有60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低保金、土地流转金、入股分红等资金,老两口每年也有20000多元的收入,比以前种地的收入高出了2倍多。
2017年底,张百万村搬迁工程全部完工,62人高高兴兴的入住新居,其中涉及贫困户15户,40人。
“头雁”高飞,谋致富
“让村民住上大房子还不够,还得想办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张百万新村的建成使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这在张士东看来,还远远不够。
张士东带领村班子成员深入研究、四处奔走,与丰联中药材合作社合作种植中草药160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获得利润合作社和村民各占50%分红,同时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的每天还可以挣到100元薪金。公司统一经营种植、管理、回收。目前合作社已运营三年,每年带动2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
张士东到大棚查看作物长势。记者 黄云霞 摄
“贫困户的收入提高了,可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是空白,如何在带领百姓致富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是我这几年来一直在努力探寻的。”张士东说。
2016年,利用省、市、县下发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资金,张士东依据丰宁坝上地区胡麻种植面积大的实际情况,建了一家亚麻粉加工厂。
“厂房建好后就和我们县野许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租期20年,每年租金7万元。”张士东说。
看到在村内种植西瓜的公司挣了钱,2019年,张士东带领班子成员,流转了100亩土地入股公司统一管理,50%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又为村集体创造收益20万元。
2018年底,通过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环境改造、基础建设,张百万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三年累计脱贫199户521人,贫困发生率为0。
目前,张百万村已经流转土地3100亩,初步形成了“一秧、一药、两果”的产业格局,高温育苗达到400亩,中药材1800亩,草莓、麒麟西瓜600亩以上,生态林果100亩。全村贫困户两项产业覆盖率达到100%,户均增收4500元;三项以上产业覆盖率达到83.8%,户均增收6000元;四项以上产业覆盖率达到61.4%,户均增收8500元;五项、六项产业覆盖率达到35.4%,户均增收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