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做好民生保供,才能稳定防疫基本盘,尽早战胜疫情。
新京报社论
近期,我国本土疫情发展迅速,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也不同程度地波及了居民的“菜篮子”。
3月29日,长春市副秘书长刘任远在吉林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因此前发生的买菜难问题向市民道歉,并表示,长春市政府将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保障;近来疫情形势严峻的上海也承诺保供将做到“三个正常”:保供企业正常经营、保供车辆正常通行、保供人员正常上岗。
从各地最新的物资供应情形看,目前,买菜贵、买菜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物资供应逐步恢复正常。这表明尽管各地在疫情发生之初,可能由于应对不足出现了一定的保供困难,但最终还是经受住了考验,恢复了民生秩序的运转,凸显了城市综合保障能力的韧性。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民生保供,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开展防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应当说,民众生活物资稳价保供,是全社会协力抗疫的基础支撑。只有做好民生保供,才能稳定防疫基本盘,尽早战胜疫情。
相对于疫情暴发之初,我国不论是在疫情防控能力,还是在民生保障上,其实都已经比较成熟。不过由于本轮疫情发展迅速,多省还面临同时段多地市发生疫情的局面。疫情面前,市民为了维持日常生活需要,多储备一些物资,这应该得到理解。
但与此同时,这对城市的调度指挥系统与物资供应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突发疫情面前保障物资供应不断档,解决疫情之下的居民“急、难、愁”问题,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各地政府一直在努力解答的重要命题。
从本轮疫情发生后一些地方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现象来看,各地有必要强化地方重点企业、商超的兜底功能。
疫情防控期间,城市商超“菜篮子”“米袋子”的功能愈发凸显,是当之无愧的城市“能量供给站”。每个城市都应当有这样的重点保供企业,相关方面既要多方联络,为这类企业、商超拓宽货源,也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物资供应打通配送通道,确保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自疫情发生以来,电商发挥了重要的保供功能。不少地方商超都上线了“云采购”服务,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地方应该善用线上采购与配送体系,引导市民多在线上购物。这既能提高采购效率,也能减少人群接触,助力疫情防控。当然,这也对平台货源供给与人力配送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地方灵活调度,有效配置。
需要强调的是,药品供应是防疫期间各地物资保供的重中之重。尤其在一些地方,老年人、患基础病群体买药成了难题。疫情防控,不能以患者无法及时用药为代价。因此,在药品供应方面,地方需要畅通民众线上买药、物流统一运输渠道,甚至不妨实行定点专班配送,发动志愿者“点对点”为居民提供送药上门服务。
当然,这也需警惕每当一些地方发生疫情时,都可能出现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问题。对此,地方职能部门仍需坚守法治思维,从严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确保物资供应市场平稳有序。
疫情防控是一个社会各部门共同协作参与的过程,物资供应的稳定,关涉疫情防控全局。习近平总书记说“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这离不开稳价保供下的居民有序生活。“菜篮子”“米袋子”稳了,民众才能心安,疫情防控才能更高效。
编辑 | 马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