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广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2亿元,增长7%,完成年初预算的10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9.1亿元,增长1%,重点项目支出成效显著,实现“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财政政策的主基调是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和可持续。今年我省在财政政策和预算安排上将坚持四个原则——精准高效稳发展、加强统筹稳重点、勤俭节约稳民生、持续加力稳基层。
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2022年,广州如何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用好财政资金服务好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让我们一起来深度解读。

南方日报:过去一年,广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2亿元,增长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9.1亿元,增长1%。这是不是意味着财政稳步向好?
广州市财政局:2021年,广州财政有力有效克服“5.21”疫情、缺芯、限电等因素影响,加强税源综合管理,积极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增强财源建设联动机制,努力完成了年初收支计划,实现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过去一年,疫情防控、“三保”、民生、偿债等支出刚性增长,“四个出新出彩”、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任务也需增强财力保障,但实际新增财力有限,财政面临“紧平衡”状态。
广州财政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要求,完善节约型财政运行体系,健全大事要事及基本民生保障机制,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保障有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巩固,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南方日报:近年来,广州财政持续擦亮“法治财政”“阳光财政”“绩效财政”三张全国名片,并且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广州财政的经验是什么?
广州市财政局:一是坚持以政领财,市领导亲自部署谋划改革。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工作,从顶层设计上为广州财政管理改革定向导航,通过财政“牵一发动全身”,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统筹发展。市财政综合管理工作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考核激励表彰,2021年在广州市国家机关民法典学习宣传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秀等次,2019年、2021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排名全国第一,预算绩效管理获评全国城市标杆。
二是坚持积极有为,推动预算管理改革落实落细。强化对实体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巩固提升减税降费成效,统筹全市各级各部门建立共同培植、巩固、呵护税源机制。强化对促投资、扩内需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债券资金等方式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500亿元。强化对基本民生的兜底作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近七成。
三是坚持敢破敢立,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结构。在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存量资源的结构调整。坚定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坚定推行“零基”预算,制定185项定额标准,全面推进入库预算评审和重大项目评估机制。2022年对重大项目实施财政立项预算评估,核减率达四成,对项目实施入库评审,核减率超三成。坚定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减少“三公”经费支出、压缩大型活动支出,健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2022年清理腾出非刚性非急需低效益项目支出124.1亿元。坚定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打好多种筹资方式“组合拳”,通过政府投资基金、PPP、股权投资等途径,实现“少用钱、多办事、办好事”。广河高速、华夏越秀高速等REITs项目成功上市,总募集金额全国第一。
四是坚持全域统筹,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效能。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改革部署,市财政以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为抓手,推动市级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动全市改革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市区协同机制基本健全。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提前完成存量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债券资金支出实现“两个百分百”。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构建市、区、镇三级联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基层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把法治财政建设作为提升整个财政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从执法权力来源、执法过程、执法结果三个环节规范行政执法,以法为纲,循法而行,管好用好政府钱袋子。

南方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广州财政对今年财政工作的有着怎样研判?
广州市财政局:2021年,我国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迈出了新步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州财政将采取稳健有效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提供基础条件,预计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广州财政将保证支出强度,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推进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韧性城市建设等方面做好财力保障,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7.4%。

南方日报:稳中求进是工作总基调,今年广州财政如何支撑和保障好全市经济工作?
广州市财政局:一是财政收支更加稳健有力,增强预期引导。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广州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宏观形势以及新的减税降费措施即将出台的政策因素,广州财政制定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的预期目标,既与经济环境、经济实力和运行状况相适应,又对财政支出形成有力支撑。
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社会的关键作用。广州财政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化资源配置改革等方式来发挥财政在稳增长、促投资、扩内需、畅循环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资金支出更加精准有效,强化经济支撑。稳定经济发展大局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突出前瞻性、针对性。为了确保有限财政资金实现精准投放、提升效能,今年广州财政围绕国家、省、市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作,编制了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和民生保障清单,集中财力办大事、办要事,特别突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
三是民生保障更加均衡持续,助推共同富裕。公共财政属性,就要求统筹兼顾好“稳增长”与“惠民生”的关系,广州财政将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各项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稳步增长,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增强基层财政“三保”支出能力,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