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阳海园路的绿化现场,来自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工作人员实地观察绿化养护作业,一线调查记录给绿化方浇一遍水的出车记录、人工工时、燃料消耗、用水量等,掌握一手数据。
这一幕,是海阳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的工作现场。为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有序推动部门决策科学化和政府治理现代化,海阳市财政局积极对上争请,选取了绿化养护费项目,启动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

“本次试点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制定成本定额标准,实现预算安排核成本、预算执行控成本、预算评价讲成本,将成本意识贯穿于预算绩效管理始终,促进各部门节约财政支出,增强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海阳市财政局局长王界东介绍道。
据了解,海阳预算支出的绿化养护费用依旧沿用多年前制定的标准,按照旧标准拨付财政资金是否合理?项目预算是否还有一定“水分”?没有科学可靠的数据作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财政资金管理的粗放。
为拿出科学可靠的数据,海阳以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为契机,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绿化养护项目进行全成本分析,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明确成本内容、成本结构和历史成本水平,剔除无效和低效成本,算清必要和有效成本,做到压控项目成本。
“以绿化养护作业中的‘浇水’作为典型环节,我们根据项目实施单位2017-2021年7月底的作业情况、财务数据,统计汇总‘浇水’作业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形成‘浇水’作业的历史数据,再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进行成本梳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第三方评价机构项目负责人说。
在绿化养护费用支出中,浇水只是其中一环。待梳理成本总结经验后,第三方评价机构还将组织项目单位梳理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中耕除草、其他养护等方面成本消耗历史数据,确定相关成本和成本指标,理清其他环节成本边界。在此基础上,对各环节成本数据进行归类汇总整合,初步确定绿地养护费单位定额,力争9月底形成报告初稿。
“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预算绩效管理新内容、难点,我们要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重点,充分论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力争试点一个,见到实效,形成经验,梳理形成标准化全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框架,为全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奠定基础。”王界东表示。
下一步,海阳将力争用3-5年的时间,按照“点面结合、分类推进、突出重点、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运用全成本核算方法,对全市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全成本绩效分析,推动建立科学、规范、高效、节约的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拧干项目成本“水分”,节省财政资金,做到精打细算“过日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姜雅静 迟淑臻 报道)